凡是持有消費福利卡(互生卡)的消費者,在全球任意一家帶有互生logo標識的企業消費時,均可在享受優惠價的同時獲得企業給出的一定比例讓利積分,消費者也可以在網上通過以下途徑消費獲得積分:
1、通過手機下載互生APP,進行消費購物。 點擊掃描下載互生APP
領取消費福利卡(互生卡)途徑
如您想獲得一張消費福利卡,可在網上通過互生APP或者企業自主經營平臺搜索附近的企業,親自上門免費領取,或直接在網上聯系企業寄送獲取。
關于消費積分
積分讓利是企業打折讓利促銷的一種形式,也是企業對本平臺服務的一種商業回饋,積分是作為本平臺對消費者持卡消費行為的一種獎勵,積分讓利比例企業自主設定,積分比例在1%-30%之間,持卡消費者獲得的積分分配將在消費交易完成時,即時分配到消費福利卡積分賬戶中。
消費者自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實名注冊成功后積分轉福利累計總數達到10000(含)以上時的次日零時起,終身享受平臺提供的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是依托消費者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用中個人承擔部分進行補貼的一種方式(門診除外),消費者最高可獲得平臺提供的40%補貼額度。
消費福利卡未實名注冊期間所轉福利賬戶的積分,不計入本補貼所參考的積分轉福利累計范疇。凡通過虛構交易惡意刷積分、利用慈善名義為持卡受益人募集積分等非正常方式獲取的積分,不計入本補貼計劃所參考的正常消費積分累計范疇,同時還將追究所有參與方(不限于持卡人和提供積分的企業)的一切法律責任。
醫療補貼金申領要求
申領時登錄平臺系統進行在線申請,按申請需求填寫內容,上傳相關資料原件的掃描件或照片,經平臺審核通過后醫療補貼金以互生幣形式發放到互生幣賬戶。
自平臺2014年運營以來,已有一萬多消費者獲得了互生意外傷害保障和互生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資格。至今為止,已經有500多消費者申領了意外傷害保障金或免費醫療補貼,其中有一人已經連續申領了8次免費醫療補貼,累計補貼金額高達68000元。
具體條款見《互生終身免費醫療補貼條款》。
消費者可隨時將自己積分賬戶中的消費積分進行積分轉福利,平臺將為消費者的福利積分建立積分轉福利發展渠道。消費者從積分轉福利的第二年起,每月享受積分福利帶來的效益分紅,實現消費者月月收益。消費者的一次積分轉福利, 將終身持續收益。隨著消費者福利積分匯集的越多,每月獲得的積分轉福利收益也越多, 最終實現養老計劃。
上一年度積分福利分紅在每年的第二個季度進行,每年度的積分福利分紅將會以互生幣的形式分配到互生幣賬戶。積分福利分紅回報率=積分轉福利收益總數/積分轉福利總數。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五年積分轉福利回報率達到100%。
消費者免費領取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并實名注冊成功后,正常消費積分累計總數達到300分時,可獲得由平臺免費贈送一份年保障額度為人民幣3000元的意外傷害醫療保障和人民幣60000元的意外傷害身故保障。
消費福利卡未實名注冊期間產生的積分,不計入本保障所參考的積分累計范疇。凡通過虛構交易惡意刷積分、利用慈善名義為持卡受益人募集積分等非正常方式獲取的積分,不計入本保障計劃所參考的正常消費積分累計范疇。
消費者在獲得終身互生醫療補貼資格后,就不能再享受意外傷害保障。
保障金申領要求
意外傷害身故保障金須在被保障人身故之日起由其法定繼承人在一百八十日內申領,意外傷害醫療保障金應在醫療機構開具收據或出院之日起九十日內申領,逾期不予受理。
申領時登錄平臺系統進行在線申請,按申請需求填寫內容,上傳相關資料原件的掃描件或照片,經平臺審核通過后保障金以互生幣形式發放到互生幣賬戶。
自平臺2014年運營以來,已有一萬多消費者獲得了互生意外傷害保障和互生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資格。至今為止,已經有500多消費者申領了意外傷害保障金或免費醫療補貼,其中有一人已經連續申領了8次免費醫療補貼,累計補貼金額高達68000元。
具體條款見《互生意外傷害保障條款》。
消費者領取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并實名注冊成功后,即可獲得由平臺免費贈送的5000元消費抵扣券,每張面值為10元,數量為500張,用完即止。
消費抵扣券可以在互生logo標識的企業消費,企業網下店鋪以及網上消費購物抵扣現金使用,具體使用張數由企業根據各個商品/服務的不同自主設定,一般設定為消費滿一定額度時使用,部分企業直接使用抵扣券換購其促銷商品/服務。
消費者必須是在消費福利卡注冊后方可獲贈,注冊后在系統的抵扣券賬戶中即可查看到抵扣券的使用情況。消費交易如發生撤單退貨等行為時,此次消費抵扣的消費抵扣券將會退回您的抵扣券賬戶中。
消費者隨時可以將自己在消費時獲得消費積分兌換成現金,也可以轉成互生幣用于消費購物,積分:互生幣:人民幣=1:1:1。
關于轉現操作
消費者如需將積分轉成現金,首先得在系統綁定本人的任意一家銀行卡賬戶,先在積分賬戶將積分先轉到系統相應賬戶,再轉入您指定的銀行卡賬戶。
關于互生幣
互生幣是經互生系統平臺認可的并僅限于在互生系統內流通使用的一種數字貨幣,由消費者消費積分兌換或積分福利分紅而產生,能夠與消費者的個人銀行賬戶直接對接,可使用現金通過互生企業代兌或使用網銀通過互生系統平臺官網自行兌換,消費者可使用互生幣在任意一家帶有互生logo標識的企業使用,互生幣與人民幣的轉換比率為1:1。
互生終身免費醫療補貼條款
(一)自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實名注冊成功起積分轉福利累計總數達到10000(含)以上的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實名注冊人,均是互生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的受益人。
(二)本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由互生系統平臺(以下稱“平臺”)免費贈送給符合上述條件的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實名注冊人。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是依托消費者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用中個人承擔部分進行補貼的一種方式。
(三)本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僅限互生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受益人本人享有,不得轉給他人。
(四)消費福利卡(互生卡)未實名注冊期間所轉福利賬戶的積分不計入本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所參考的積分轉福利累計范疇。
(五)凡通過虛構交易惡意刷積分、利用慈善名義為持卡受益人募集積分等非正常方式獲取的積分,不計入本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所參考的積分轉福利累計范疇,同時還將追究所有參與方(不限于持卡人和提供積分的企業)的一切法律責任。
(六)消費福利卡(互生卡)注冊身份類型為非自然人的,不享受本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
(一)消費福利卡(互生卡)實名注冊人自積分轉福利累計總數達到10000時的次日零時起終身享受平臺提供的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
(二)本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自受益人身故時自動終止。
終身免費醫療補貼計劃受益人自享受本醫療補貼計劃之日起90天為醫療補貼等待期。
在醫療補貼有效期間內,平臺依下列約定承擔醫療補貼責任:
(一)受益人因病住院就醫的,對受益人每次實際支出的符合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本平臺在扣除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應承擔的醫療費用后對其余額進行補貼,且補貼額度不超過實際支出的符合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的40%。
(二)若受益人醫保所在地社會醫療保險應報銷的醫療費用高于當地社會醫療保險年度報銷最高限額的,本平臺將參考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政策給予補貼。
受益人因疾病住院產生醫療費用的,應在醫療機構開具收據或出院之日起九十日內向平臺申請醫療補貼,逾期不予受理。
受益人因下列情形之一發生的醫療費用,平臺不予支付:
(一)門診治療費用;
(二)當地社會醫療保險法規或政策規定不予支付的醫療費用。
(三)在醫療補貼等待期內,受益人因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產生的醫療費用。
申請免費醫療補貼時,需要提供以下證明和資料:
(一)注冊并經身份認證過的消費福利卡(互生卡);
(二)受益人的法定身份證明;
(三)提供確認傷病的性質、原因、傷害程度等相關的其他證明和資料;
(四)受益人的社保卡(沒有參加社會醫療保險的可不提供);
(五)二級以上(含二級)醫院或本平臺認可的其他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費用原始結算憑證、診斷證明及病歷等相關資料;
(六)提供當地相應機構或單位出具的社會醫療保險報銷憑證;
(七)若由代理人代為申請醫療補貼,則還應提供授權委托書、代理人法定身份證明等文件。
沒有社保卡的除需提供上述(一)、(二)、(三)、(五)、(七)項資料外,還需增加補充由當地相應機構、單位出具的結算證明,以及其他途徑獲得補償或給付的醫療費用結算證明原件。
(一)按上述要求登錄互生消費積分管理平臺里進行在線申請;
(二)按申請需求填寫內容,上傳相關資料的掃描件;
(三)根據平臺系統提示或客服指引按要求及流程辦理醫療補貼金的申領工作。
(一)平臺將積分轉福利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醫療基金,建立醫療基金池,對有需要的人群進行醫療補貼的方式來過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醫療基金池資金的不斷增加,平臺將全力配合國家的醫療體制改革,逐步實現全民的免費醫療計劃。
(二)以上條款及未盡事宜解釋權歸深圳市互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互生意外傷害保障條款
在保障無效日,如被保障人積分賬戶累計正常消費積分再次達到300以上(含300)的次日零時起為本保障有效日。
(一)申請意外傷害身故保障金時,所需的證明和資料:
(二)申請意外傷害醫療保障金時,所需的證明和資料:
(一)意外傷害:指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觀事件直接致使身體受到的傷害。
(二)毒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但不包括由醫生開具并遵醫囑使用的用于治療疾病但含有毒品成分的處方藥品。
(三)酒后駕駛:指經檢測或鑒定,發生事故時車輛駕駛人員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或超過一定的標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認定為飲酒后駕駛或醉酒后駕駛。
(四)無合法有效駕駛證駕駛,指下列情形之一:
(五)無有效行駛證,指下列情形之一:
(六)機動車: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七)潛水:指使用輔助呼吸器材在江、河、湖、海、水庫、運河等水域進行的水下運動。
(八)攀巖:指攀登懸崖、樓宇外墻、人造懸崖、冰崖、冰山等運動。
(九)探險:指明知在某種特定的自然條件下有失去生命或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危險,而故意使自己置身于其中的行為,如:江河漂流、登山、徒步穿越沙漠或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等活動。
(十)武術比賽: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對抗性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散打、拳擊等各種拳術及使用器械的對抗性比賽。
(十一)特技表演:指進行馬術、雜技、馴獸等表演。
(十二)精神和行為障礙:以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為準。
(十三)戰爭:指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為了一定的政治、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以政府宣布為準。
(十四)軍事沖突:指國家或民族之間在一定范圍內的武裝對抗,以政府宣布為準。
(十五)暴亂:指破壞社會秩序的武裝騷動,以政府宣布為準。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875號